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中国的特高压研究与建设情况

2015-06-30 11:41

    中国特高压技术研究起步于1986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建设研究所和有关高等院校开展了特高压输电的基础研究,利用各自特高压试验设备进行了特高压外绝缘放电特性,特高压输电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架空线下地面电场的测试研究,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的试验研究等。近年来,随着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前期研究和开工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了近百项关键技术课题研究,涵盖了换流技术、设备技术、试验技术、运行技术、电磁环境、建设工期等多个方面,在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确定了特高压电网的电压标准,明确了特高压电磁环境指标的限值,确定了过电压和绝缘配合方案,确定了特高压直流工程标准输电容量,论证了特高压输电的经济性,在绝缘配合、高海拔研究、防雷研究等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工程建设方面,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包括:1.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2.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3.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4.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5.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6.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7.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在建“四交三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2.2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2.3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3300亿千瓦时。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1.3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电力流向,国家电网发展呈现东北、西北、西南为送端,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的基本格局。规划2020年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三送端和“三华”(华北、华中、华东)一受端的四个同步电网格局,“三华”电网形成“四纵七横”骨干网架,建成19回特高压直流,形成“强交强直”电网结构。
主 页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