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小区的张女士很是纳闷,最近她接到供电公司人员的通知,他家存在窃电的行为,违法了,电表被改装过,张女士一脸茫然,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张女士回到家中,两个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将封条贴在了她家的的电表上面,原来她家的电表铅封在2017年9月13日被人撬开,智能电表盖有打开的痕迹,经过校验该电表的误差为“-64.53%”。就是张女士家中使用了500度电,电表只记录200多度电,所以涉嫌偷电,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收集好了现场窃电证据,在精准的校验仪面前,张女士表示自己并没有动过电表,可能是前房东或者是换表搞的鬼。
那么事实真的如张女士说的那样吗,难道真的是换表的问题吗?原来该小区确实于2017年1月批量轮换智能电表,张女士换表后1月份正常用电,用电电量波动稳定。
2017年9月21日用电负荷和用电功率没有明显变化,用电量却突减。2019年8月至今,张女士家的用电量每月仅100度左右。在夏天,一部空调在一个月内至少消耗150度电,明显有猫腻。所以换表期间不可能存在问题的,而且这房子,2016年就已经转手给张女士了,前房东也表示不背这个锅,现在事情已经查清楚,等待张女士的是5倍差价罚款,和法律责任。
其实,一只智能电表从生产到安装入户,要经历6道把控程序,其中,有3个关口由供电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计量技术监督单位完成,且市场管理部门还会对电表进行不定期的飞行抽检。
因此,智能电表比传统电表的精准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其基本误差在2%到-2%之间,而张女士家的电表误差竟达到“-64.53%”,显然不符合常理。证据面前,张女士仍然坚称自己没有偷电但其智能电表的改装手法十分专业供电蜀黍分析张女士家很有可能入了“节能器”的坑。